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•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
    1. 傳播國學經典

      養育華夏兒女

      孔子曰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矣?!?/h1>
      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孔子曰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矣。”

      關鍵詞:論語,季氏第十六

      解釋翻譯
      [挑錯/完善]

        孔子說:“生來就知道的人,是上等人;經過學習以后才知道的,是次一等的人;遇到困難再去學習的,是又次一等的人;遇到困難還不學習的人,這種人就是下等的人了。”

        孔子在這里把人的資質分為三等,上中下三等。上等的人是『生而知之者』,就是說他天生就知道很多的事理,就很有智慧,這些人不是普通人,我們講宿世善根深厚,久修智慧,所以他能夠一聞千悟,這種人是上等根機的人。次一等人是『學而知之者』,學了才知道,不學他不知道,這種人次于上等人了,他是中等根性。但是這種人也不錯,他一學就知道,不學不知道是一學就知道,這種人根性也算是不錯的。那么孔老夫子就說他自己是這種根性的人,他自己說不是「生而知之者」。生而知之的人,我們講是再來人,當然孔老夫子我們相信他也是再來人,但是他給我們示現的是好學,「學而知之」,所謂「好學近乎智」。上等的人是很有智慧,中等的人沒有那么大的智慧,但是他好學也近乎智,差不多,能趕得上,學久了他自然也能開悟,他也能變成上等根性的人。

        我們這一生學圣、學賢,首先要立志,古人講「讀書志在圣賢」。讀書是學,學要有個目的,漫無目的的學,很難成就。就好像你走路,得有個方向。你不知道,漫無目的的走,走到哪你也不知道,最后都迷路了。所以一定要有目的。目的是什么?志在圣賢。我們讀圣賢書,要立志成圣賢。不是說我們讀書為了功名、為了富貴、為了當大官,錯了,這是小人干的事情。但是現在大學里面的學生很多,你去問一問他們,你們讀書的目的是什么?看看幾個人說,我的目的是志在圣賢的。你看大學里面最吃香的專業是商學院,每一個大學差不多無一例外,商學院的學生是最多的。大家都喜歡學商,財務、金融、管理、經濟。為什么?學這些科將來能賺錢,能找好工作,你看志在賺錢,不是志在圣賢。所以這種讀書,最多也就是增長一些皮毛的常識而已。他何曾能夠知「道」?學而知之這個之是代名詞,代什么?代道。學道,所以要知「道」。人不學不知道,學了之后才容易知道。知了道就不用再學了。為什么?學圓滿了。沒知之前要學。

        所以特別是年輕人要讀書。昨天我還見到一位剛剛準備上大學的年輕人,他要準備讀中文系,我就勸他,年輕人要有志氣,要有骨氣,不要同流合污,自己要懂得在現在這個社會里保護自己的善良純潔的心,不要受污染。要志在圣賢,不是志在賺錢。立志做大事,不要立志做大官。學是為了道,不是為了功名富貴。目的要搞清楚,這樣的話你才能學得成功??鬃又v,「志于道,據于德,依于仁,游于藝」。我們的志向是要悟道、證道。那所依據的是德行,德是隨順道。仁呢?仁是講我們存心,仁者愛人,你能行仁才能證道。要用什么來行仁?用藝,藝就是百工技藝,就是我們的技術。你現在學不管學什么科目,這總是一門技術,你用這個來服務人群、服務社會,來實現你的仁,來證道,這就對了。

        那么目的明確了,還要好學。先學德行??组T四科第一是德行,第二是言語,第三是政事,第四是文學。德行就是先做人,人做好了你才能做事。所以德行言語都是講做人,德行是根本,言語包括你待人處事接物,你的禮儀。要會說話,得體,恰當,不要討人厭,處事要慎于言,言要「辭達而已矣」,講話恰到好處,說話到位,用詞得當,這就是好的言語。不需要浮華,不需要用什么非常艷麗的詞語,那就是變成巧言了,「巧言令色,鮮矣仁」,仁就少了。然后才有講政事和文學,文學是你的精神修養,政事是你這門技術,你用它來服務人群的??桌戏蜃咏o我們示現的一生好學,他老人家講,「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學也」。邑就是這一個小區,這個小縣城,小鎮,這鎮很小,只有十室,就是十戶人家。這么小一個小區,孔子講必定能找到像我這樣忠信之人,忠信如丘者,丘就是孔子本身,他自己名丘,能找到這樣的人,德行跟孔子差不多的。但是找不到像孔子那樣好學的人。證明孔老夫子成圣人的竅門是什么?就是好學。德行是根本,有了德行的根本,你要好學才行,才能夠證道。只是有德行,不能好學,那只能做一個好人,不能成圣成賢,這不是孔老夫子所希望,不能滿足于這個低層次。

        我也很高興看到大家今天冒著外面的雨水,現在春天到了,天天都潮潮的,下著雨,大家能來到這聽課,這是好學。你們來到這不是為了學分,不是為了學位,這都沒有。你能來這聽個課,純粹就是想學習圣賢老祖宗的教誨,學道。有年紀大的,有年紀輕的,這都是好學。真正好學,你肯定有一天你能知「道」,你能證道。我知道也有人《論語》每一堂課都來的,我見到,這都是好學的好樣子。

        底下夫子又說,『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』。這又下一等了,比中等根性的又差了,下等根性的。是困了,就是遇到困境了,遇到挫折了,他才去學??装矅斨姓f到,「困,謂有所不通」。這個不通包括范圍很廣,可能遇到了人生路上很多挫折,這就是不通,我們說很不順。也可能在求學當中心智不開,想不通、悟不通,這都屬于困。無論是身體遭遇的,還是心靈遭遇的不通、這些困境,依然能夠發憤求學,困而學之,這種人也是了不起。雖然他的根性不如前面兩種的利,但是他也能學成功,因為他還是肯學的。最怕他不肯學,那就沒救了??蠈W,雖然笨點,雖然根性鈍一些,不要緊,《中庸》上說,「人一能之己百之,人十能之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」,這是《中庸》上的話,鼓勵我們學。人一能之己百之,人家學一次就學會了,我們比別人鈍,可是我們要學,學一百次,我們也能學會。人十能之己千之,人家學十遍學會的,我們學一千遍,總能會,苦學成功。

        當時釋迦牟尼佛會下就有這么一個例子。釋迦牟尼佛有個弟子叫周利盤陀伽,這個人是奇笨無比。笨到什么程度?咱們都很難想象,記憶力基本是沒有的。那么他出家要學很多東西學不會,所以這些師兄弟都勸他,「你走吧,別來出家了,你也辛苦,我們也辛苦」。他就哇哇大哭,他想出家跟著釋迦牟尼佛學道,現在別人都嫌棄他。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,就教給他一個方法,「這樣吧,你其它的都不用學了,就念兩個字『笤帚』(就是我們講掃把,掃地用的笤帚),就兩個字『笤帚』,你就念」。然后叫師兄弟們教他念笤帚。他呢?念了「笤」忘了「帚」,念了「帚」忘了「笤」,這兩個字都不能念成串,你看這笨得已經沒辦法救了。但是佛能救他,最后終于讓他能把這兩個字念下來了。就讓他天天念,然后天天掃地,天天去那里用苦功,他就念這兩個字,很專注的念。念到最后,忽然有一天他開悟了,證得了阿羅漢果。大家都驚奇無比,他的智力完全恢復,而且六種神通現前,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還有漏盡通,漏是煩惱,煩惱盡了,得大智慧了。這是什么?困學成功。你看像這么笨的人,只要肯學,都能成就。所以《中庸》這里講,果能此道矣,你能夠這么做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,雖然我們非常的愚鈍,終于有一天還是能夠開悟,明是明了了、開悟了。為什么能開悟?因為人本性具足智慧,這不是學來的,本來就是明白的,本來就是覺悟的。

        那為什么現在愚鈍?那是因為我們有很深的煩惱妄想,把這個本覺的本性深深的覆蓋住。老師教我們把這個障礙去除掉,讓本性復明。就好比太陽當空,太陽好像我們的本性,朗照當空,但是現在被厚厚的烏云給擋住了。就像今天,外面陰天,你看不到太陽,不是說太陽沒出來,太陽還在天上,如果你坐飛機飛上云層上端,你就能看到太陽。我們在這里看不到,為什么?烏云太厚了,全把太陽給擋住,所以就不明,這就叫做根性愚鈍。愈愚鈍的人那是講他的云層愈厚,差不多就是整個都是陰天,雨蒙蒙的。如果是中等根性的人,云層很薄,基本上還能看得到太陽的影子,那個天氣非常晴朗。那么上等根性生而知之的人,他沒有烏云,太陽就是當空朗照。所以論本性來講,上中下三根的人都是一樣的,沒有區別,只是那個擋住太陽的烏云有厚薄而已。修學沒有別的,就叫做撥云見日而已,把云層給打開就行了。所以念笤帚笤帚是什么?讓自己心清凈,把妄想煩惱止住,最后斷掉,雖愚必明,他就開悟了。雖柔必強,柔弱也變成堅強。強是講能力,本性中具足德能,也不是你學來的,本來就有的。宗教里面形容上帝的話,「萬德萬能」,其實每個人都如此,只是我們沒有把它恢復。為什么?還是被這些烏云擋住了,這烏云就叫業障,障住了。所以學道是什么?把這些烏云掃蕩干凈。

        所以我們學該怎么學?真正的學就是不斷的覺悟,不斷的掃除自己的煩惱、習氣、業障,掃干凈了,本性就復明了。這是圣人之學。求學不是說為了增長知識而已,如果增長知識,你執著這個知識了,反而變成更大的障礙,這叫所知障。獲得這些學問都是其次的,最重要的是復明自己的本性?!?a href='http://www.fragilecpr.com/guoxue/liji/' target='_blank'>禮記.大學》里面講的,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」,明德就是本性中本有的德能,它本來是光明的,叫明德?,F在不明了,所以要把它顯明出來,這叫大學之道,學這個的。所以這個我們要懂得。學《論語》也是,用《論語》來檢查自己有些什么毛病習氣,那些就是障礙,障覆本性,把這些障礙去除掉。不是說讓你增長什么《論語》上面的常識,你好像這些《論語》都會背了,搖身一變,變成了個有文化的人,那不是孔老夫子所希望的。你讀了《論語》你很有文化了,還增加傲慢,貢高我慢,業障就更重了,那云層就更厚了。那什么時候才能夠知之?這種人他也不叫學。學的是真正學到正道上來了,找到門徑了。

        最后一個,孔老夫子講的,『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矣』,這是很可怕。天資本來就鈍,受困,又不肯學,這真是沒辦法。所以「民斯為下矣」,這個民就是講人,人民人民,這民也是人的意思。民斯為下,這是最下等的,這種人永遠不能夠恢復自己的本性,永遠就做凡人。在古時候,孔子那個時代,一般人分五等,天子、諸侯、大夫、士人,還有庶民。前面四種都會學的,要求他們學的。天子不學何以治天下?諸侯要是不學何以治國?大夫不學何以治家?士人不學何以治身?他們都得學。那么庶人就比較自由了,不要求他們學,最普通的老百姓,我們講他沒文化。但是孔老夫子在這里說,民斯為下矣,這句話的意思是鼓勵這些庶民也要學。那當然前面四等人就更得學,換句話說,誰都要學,不管你是什么樣身分的人,學習是不可少的,活到老學到老,學不了,要終身好學。

        蕅益大師在批注當中講了八個字,「只是肯學,便非下民」,這也是激勵我們學,只要你肯學,你就不是下民了??蠈W的人,你就一定能做到上等根性的人。你邊學,智慧邊增長,煩惱習氣愈減少,最后你也能開悟,你也變成了上等人,變成了知之了。生而知之也好,學而知之也好,反正知之都一樣。如果不肯學,哪怕是天資很聰穎的,但是他沒開悟,不肯學了,不肯學就是下民??桌戏蜃又v五等人,天子、諸侯都好,他不肯學也是下民。所以用個「學」字來分各人的根性,那我們要力爭上游。那么學一定要注意,我們也反復強調,不是只學個知識,學就是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改掉,恢復本性,本性本善。因此好學之人肯定天天懺悔反省,做改過的功夫。用什么做標準來改過?儒家經典這么多,用哪一個最好?《論語》不容易,你要是能夠一天讀一遍下來也不錯,從頭到尾讀一遍,讀得快的也差不多兩個小時,那就當作功課來讀。但是囫圇吞棗這樣讀,這反省的力量效果也不大。那么我們恩師教我們用《弟子規》來做為我們反省的功過格,這個好!《弟子規》寫得很集中,一百一十三樁事,天天反省看看犯了哪一條。如果有犯了,馬上要改,下次不能再犯,天天都要學,天天都要改。你真正改,這叫力行。力行之后學文,那個學文就幫助你力行,學文跟力行并重,解行并重,相輔相成,這叫真正學。

        像我大前天,我十五號回來,從北京飛香港。在飛機上,飛機很不錯,它那個飛機上還有電視。我平常每天要讀一部經,讀完之后在飛機上用完餐了,還有空余時間,我就來弄那個電視。好奇,打開來看看,里頭有電影,就看了一段。后來一想,不對,這些電影對自己身心修養沒什么幫助,污染?!兜茏右帯飞现v的,「非圣書,摒勿視,蔽聰明,壞心志」,你看,對照《弟子規》你就曉得做錯了,立刻得反省,立刻要回頭,立刻就把電視機關掉?;貋硗砩献约簯曰?,你看,警覺心不夠。我們這講《弟子規》,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」,不是圣賢的典籍咱們都不看,不予理會,為什么還迷在這些聲色,所謂的文藝節目里頭?錯了。修正自己,這種才叫學。我們把《弟子規》要落實到生活當中,凡是犯了就得改,那天你看犯了一過。就如是天天的對照反省自己,肯定天天有過失,不會沒過失的,只有圣人才沒過失,我們現在還沒成圣人,哪能說沒過失?「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??茨憧喜豢细?,肯改你就是好學,不肯改那就是下民。只要不甘心做下民,你這人就有機會成圣賢,圣人沒別的,就是勤學勤改過而已。

        【評析】

        孔子雖說有“生而知之者”,但他不承認自己是這種人,也沒有見到這種。他說自己是經過學習之后才知道的。他希望人們勤奮好學,不要等遇到困難再去學習。俗話說:書到用時方恨少,就是講的這個道理。至于遇到困難還不去學習,就不足為訓了。

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      國學經典推薦

      孔子曰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矣?!痹慕忉尫g

     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      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fragilecp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      桂ICP備2021001830號

    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,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,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一,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

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/option>
    2. <ruby id="qdhil"></ruby>
        <source id="qdhil"></source>
        <option id="qdhil"><del id="qdhil"><thead id="qdhil"></thead></del></opti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