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清明雨紛紛,每至此時,點點灑灑的雨水都會澆在我們心上,一顆叫做思念的種子再次生長。
四月煙雨朦朧,美景美色,卻總帶著點淡淡的悲傷。我們緬懷先人,緬懷那些已遠去的至親家人。
思念之余,我們更多的是學會珍惜眼前事,眼前人。好好活著,才是對先人最好的告慰。
有一種思念,叫清明。
《清明》
唐·杜牧
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
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
當每一個人腦海里漸漸浮現出這首詩時,我們就知道,清明節到了。
一年一年的清明,一年一年的牽掛,一次一次的想念,一分一秒的記憶。
讓我清楚的知道:
雖然人生歡聚難得,離別常有,但是希望當人離開這個世界,會在另一個地方得到永生;沒有痛苦、沒有病魔,沒有世間生死輪回。
而活在當下的我們,要知道生命何其短暫,有生之年應該好好珍惜。珍惜稍縱即逝的年華,珍惜身邊的人和事。
有一種懷念,叫永恒。
《清明夜》
唐·白居易
好風朧月清明夜,碧砌紅軒刺史家。
獨繞回廊行復歇,遙聽弦管暗看花。
清明節,過的不是一個節日,而是一份心底的念想。
懷念親人,想念故友,他們真的離開了,又像一直在你身邊不曾改變。
失去的不能再來,擁有的更要珍惜。
逝者已逝,生者如斯。祈愿親人在他方世界,無有病痛、身心安寧。
有一種歸屬,叫棠梨花映白楊樹。
《寒食野望吟》
唐·白居易
烏啼鵲噪昏喬木,清明寒食誰家哭。
風吹曠野紙錢飛,古墓壘壘春草綠。
棠梨花映白楊樹,盡是生死別離處。
冥冥重泉哭不聞,蕭蕭暮雨人歸去。
細致的描寫渲染氣氛:隨風飄飛的紙錢,一座座古墓,梨花、白楊……墳場的一切都給人蕭殺之感,令人頓生悲情。
暮雨中歸去,看似蕭條,實則是一種棄死向生的象征——暮雨過后必有晴朗的明天。離開代表死亡的墓地,走向人間煙火處,這才是對待死亡的正確態度。
有一種智慧,叫活在當下。
《清明》
宋·黃庭堅
佳節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
雷驚天地龍蛇蟄,雨足郊原草木柔。
人乞祭余驕妾婦,士甘焚死不公侯。
賢愚千載知誰是,滿眼蓬蒿共一丘。
佳節清明,大自然的一片生機,百花盛開。大自然蓬勃的春景與人生難道生死形成鮮明的對比。
人不能逃脫的死亡的命運,無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,無論智愚高低,最后都是一個歸宿:死亡。還是活在當下吧,保持自己的操守,做最好的自己。
有一種魂牽夢縈,叫故鄉
《渡漢江》
唐·宋之問
嶺外音書斷,經冬復歷春。
近鄉情更怯,不敢問來人。
在每個游子的心里,都有一個故鄉。它是思念的根,更是先人的安息之地。
余光中在《鄉愁》中說:小時候,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,我在這頭,母親在那頭。
處處焚火紙,家家祭清明。念起孩提時的老屋,母親做的米酒,遙不可及,潸然淚下。
有一種傷感,叫別離
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
宋·蘇軾
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。
千里孤墳,無處話凄涼。
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
夜來幽夢忽還鄉,小軒窗,正梳妝。
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
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。
只有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,才會更懂得愛和珍惜。
今日清明節,愿你所懷之人,不在遠遠鄉;愿你所念之人,近在咫尺望。
逝去的親人們,感謝你們,是你們的離去,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深入的思考。
人的生命何其短暫??!有生之年宜應好好珍惜。
有一種大愛,叫父母
《元日哭先大人》
清·周淑媛
一夜思親淚,天明又復收。
恐傷慈母意,暗向枕邊流。
人們常說: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;父母去,人生只剩歸途。
畢淑敏曾經說過:
有一些事情,當我們年輕的時候,無法懂得。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。
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,有些東西永無彌補……
人最大的錯誤,就是認為還有的是時間。
因為來日方長,所以任何事都不必急于一時。
或許你的時間還很多,但父母的來日,卻并不方長。
有些感情,不能等。有些愛,要及時。
人生走著走著,不妨轉過頭來,給父母一個緊緊的擁抱,大聲地說一句:”我愛你“。
有一種祝愿,叫好好活著
唐·劉禹錫
巴山楚水凄涼地,二十三年棄置身。
懷舊空吟聞笛賦,到鄉翻似爛柯人。
沉舟側畔千帆過,病樹前頭萬木春。
今日聽君歌一曲,暫憑杯酒長精神。
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,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。心若向陽,方能守得云開霧散,春暖花開時。
逝者已逝,生者如斯,把握當下,才是對逝者最大的祭奠;活得幸福,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。
清明清明,心清則明。它不僅是寄托哀思的時節,更是一個放下過去,向往明天的契機。清明過后,愿你帶著對先人的思念,奔向更美好的明天。
今日清明,正是哀思故人時。
一壺酒,祭奠過往的追思;一縷香,寄托未來的希望。
祝福親人們一切安好,祈求我們歲歲平安。
林清玄曾說:“如果人能快樂的歸去,死亡就不能殺人,反而是人殺掉了死亡 。”
生死是我們唯一不能左右的事,但是我們可以選擇,坦然而快樂地告別。
比起害怕離別,恐懼死亡,不如去面對它,用愛去溫暖它,或許這就是清明節最美的意義。
關鍵詞:古詩詞